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

達文西密碼讀書心得

故事大綱:
哈佛大學的宗教符號學教授羅柏‧蘭登到巴黎出差的深夜, 突然接到一通緊急電話,通知他羅浮宮年高德邵的館長遭人謀殺,就在博物館內,屍體旁邊留下了一個令人困惑的密碼。蘭登與法國美女密碼專家Sophie Neveu在整理分析謎團的過程中,驚訝地發現在達文西的作品中藏有一連串的線索。這些線索人人可見,卻被畫家巧妙地偽裝,加以隱藏。 蘭登發現一連串令人震驚的關聯:已故的館長是鍚安會的一員——鍚安會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祕密會社,其中的成員包括牛頓、波提且利、雨果,和達文西等人。至此蘭登發現自己正在追蹤一個石破天驚的歷史大祕密,一個已經埋藏了幾個世紀、既富啟發性又危險的祕密。在這場遍及巴黎的追逐中,蘭登和Neveu發現他們是在跟一個始終不露面的幕後主使者鬥智,這個人似乎總是知道他們下一步要做什麼。除非他們可以解開這個錯綜複雜的謎團,否則錫安會的祕密,這個具爆炸力的古老真相,將永遠消失。
心得:
達文西密碼這本書的故事內容蠻吸引我的注意的,作者分多條線路寫作,每一條線路之間又緊緊相扣,十足吊人的胃口,讓你非一口氣看完整本書才肯罷休,很佩服作者可以將真實的歷史與杜選的故事串聯的天衣無縫。內容的發展讓讀者冀望得到答案,但每一個答案中卻都隱藏一個問題,作者用的方法就是透過變位字謎、雙關語、密碼、與符號溯源,找到其隱喻,在這過程中數學、古老科學與藝術、古老文化與古老宗教互相串連彼此相關,會讓讀者在探求答案的同時,也是在探索文化之謎,讓讀者在讀書中,有得到知識的快感。此書所敘述的內容涉及西方長久以來的宗教問題,可以讓我了解到了更多西方的歷史、文化和一些基督教修行,並介紹了許多著名的畫中隱藏的符號秘密,讓人越來越想了解這本書內容的真實性。故事從巴黎羅浮宮開始的追殺、逃亡和解開謎團的過程,尋找著古人對宗教的了解留下的各個足跡,將讀者帶入迷團中。文中大量使用的符號學和宗教學的符號,作者以淺顯易懂的方法,敘述了各種符號的解釋,我認為女主角蘇菲其實是作者給讀者有一個理解的空間,因為蘇菲隊這類歷史沒有什麼概念,當作者在解釋的時候,正好也再跟讀者做解釋。
達文西密碼探討許多不同議題,如女性主義、基督教歷史、宗教爭議等。
根據書中這段話:「聖杯其實是女性古代的象徵符號,而聖盃代表著神聖女性和女神,這個象徵意義現在當然已經失去了,其實是被基督教會所排除掉。女性的力量與孕育生命的能力,一度是非常神聖的,卻可能威脅到鄭在壯大中的、男性獨霸的教會,所以神聖女性就被妖魔化,而且被視為不潔。創造『原罪』這個概念的不是神,而是男人,他們說夏娃嚐了蘋果而造成人類的墮落。女人,一度是神聖的生命孕育者,現在卻成了仇敵。」
了解到作者丹‧布朗無時無刻在將「神聖女性」的觀念融入並一一解說,照著作者的說法,過去的男人為了擁有權利,用了各式各樣的方式將女性醜化,證明了過去的男權思想─女性為男性所有,但是事實上,我認為女性是孕育生命的偉大生物,如果沒有女性繁衍,男性也不法繼續生存、繁衍下去,所以今日兩性平等才會如此重要。作者也在書中以蘇菲和蘭登一起破解密碼說明男女是共存的,雖然書中作者一直在強調女性,但我認為作者是在提倡兩性平等,對於這本推理小說融合了宗教及兩性平等的觀念,讓我讚嘆不已!
看完這本書之後,我認為作者丹‧布朗是個非常有觀察力、非常會佈局的人,也很會吊人胃口,以死亡作為開頭,讓讀者翻開書的第一個感覺就是佈滿疑點的情境,這就是所謂的佈局。而可以從達文西的畫作中,以另一種角度的眼光,找出各種疑點,例如在最後的晚餐中的其中一人,作者認為達文西刻意將他畫成女人,這就是觀察力,我也認為他是的博學多聞的人,能夠匯集如此多的歷史知識,將他一一編入小說裡,使的小說精彩豐富、更有內容可循,更厲害的是,也結合藝術,將其家喻戶曉的名畫作,如: 「巖窟中的聖母」、「蒙娜麗莎的微笑」、「最後的晚餐」,深入的分析並利用文獻及歷史的關係,再加上虛構的內容,串聯起整部小說,難怪,《達文西密碼》會如此暢銷,還可以拍成電影,而書中每章的結尾,都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,會有一種魔力讓人一頁一頁的繼續看下去,然後猜想故事會如何的繼續下去,另外最重要的就是本書充滿有趣的歷史謎團,與豐富得的歷始、繪畫、宗教知識。
由於《達文西密碼》加入了許多真實的文獻資料,讓人不得會問,這本小說所敘述的是否是真實?是否真有其事?雖然,許多學者並沒有明確的答案,但可以確定的是,書中作者敘述主業會的部份是事實:虔誠、肉體苦行,以及近年被懷疑有洗腦、強制等控制行為而引發爭議。「達文西密碼」書中描述:「主業會這個天主教社團由西班牙神父施禮華創立於1928年,提倡回歸保守的天主教徒價值觀,並鼓勵其成員在生活中犧牲….」(p037)這部分資料是真的。其實主業會的宗教態度,正是一種苦修主義,它在天主教系統中有非常久遠的歷史。
我認為像主業會那樣的儀式,很殘忍,沒有必要以生體的痛苦來抵制慾望,而且宗教本來就是慰藉心靈,信則靈,而不是以儀式來決定是否虔城,如果宗教真的需要以外在的儀式來達到心靈的慰藉的話,我想,那想必是人類想出的法子,好讓自己的慾望藉由痛苦來抵制,如同逞罰一般,那是負向的逆向思考,宗教應該是帶給人們正向的力量、正面的情緒,正面的思考方向。而我認為當宗教出現負面的儀式或過於偏激的思想時,往往會造成過度狂熱,這股力量是可怕的,很容易使人們過度虔誠,以至於出現被洗腦的情形,而失去自我意識及自我判斷的能力,也給位高權重的少數教宗或領導者滿足各人慾望的機會,如此,世界便不能有和平及安穩的生活,便失去宗教本身救人、洗滌心靈的意義了。
《達文西密碼》是我看過最好看的推理小說,由於我本身就很喜歡歷史,對於了解史實非常感興趣,雖然小說的內容,不完全真實,但,我還是獲益良多,知道了許多有關古老文史,更了解基督教的歷史背景,以前對基督教的歷始就感興趣,這本書帶領我進入更深的基督教文化裡,也知道了更多歷史中的黑暗面,整本書充滿了懸疑、古老、神秘的色彩,讓人不想從虛幻的小說世界裡抽離,想一直沉溺於自我想像的世界裡,《達文西密碼》真的是一部令人讚不絕口的小說,看完它,就如同看完一部好萊烏式的電影,由於是小說,更能享受想像力的精采畫面,加上,它難預料的結局,帶領你尋找答案,直到真相大白為止,時在是讓人難以將手上的書本放下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