設計人與非設計人
安藤忠雄與王永慶
安藤忠雄甚有傳奇性,在成為建築師前,曾任貨車司機及職業拳手,其後在沒有經過正統訓練下成為專業的建築師。安藤忠雄在大阪府立城東工業高校畢業後,前往世界各地旅行,並自學建築。1969年創立安藤忠雄建築研究所。1976年完成位於大阪府的住吉長屋,是兩層高的混凝土住宅,已顯現其設計風格。其後獲得日本建築學會賞。1980年代參與關西周邊地區的商業建築設計,1990年代以後,參與公共建築、美術館建築等大型計劃。1995年,安藤忠雄獲得建築界最高榮譽普利茲克獎。
王永慶15歲小學畢業後,先到茶園當雜工,後來又到嘉義一間米店當學徒。16歲時200日圓自己開辦了一家米店,之後生意越作越大,曾經營過碾米廠、磚瓦廠、木材行等,後來在美國援助與國民政府計劃經濟的背景下,王永慶配合政府規劃投資生產PVC塑膠粉,於1954年籌資創辦了台灣塑膠司。由年產量僅4萬公噸的PVC廠起家,一路向上游發展,完成垂直整合的石化供應鏈,事業版圖也從石化擴及電子、醫療等範疇。
從安雄忠雄與王永慶身上,學習到「持之以恆」的精神,他們年輕時,從事的工作,皆與往後的工作天朗之別,但是他們都靠的艱強的意志力與持之以恆的精神,努力朝理想邁進,最重要的事,他們在年輕時,都懇耐苦,不怕吃苦,只要有成功的機會什麼都肯做,這樣的的心態很重要,這使他們有更多磨練自己身心的機會,也造就了往後他們對自己理想的執著力,我認為他們精神是值得學習的,因為,「持之以恆與刻苦耐勞」的精神,是成功的基本條件,如果基本條件都不足了,成功之路就遙遙可及,即使很有想法,很有才華,沒有像他們一樣的態度,可能連運氣都沾不到邊,更何況成功。從他們身上,我還了解到,需要放低身段,無論你的職位、家庭背景,都需要放低身段,才能看輕自己所缺失的,也才能學習更多,更多自己不擅長的事務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